
青教展风采,示范竞芳华
——必威biwei388数学教研组组织青年教师课堂讲赛
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引导广大教师通过活动的开展,更新教学观念,夯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,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,2023年5月10-11日,必威biwei388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课堂讲赛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开展,本次竞赛由钱蕾老师、王德友老师、钟萍老师、刘震老师、孙艳秋老师担任评委,10位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展示,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本次课赛观摩交流活动。

活动前期,数学教研组在学校的组织和支持下,从学生的发展出发,秉承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研”的理念,进行了精心的活动策划。数学教研组选聘评委后,利用备课后时间组织评委等负责人员及时安排竞赛日程、地点与形式,同时组织各参赛教师抽签确定比赛顺序,赛前安排井然有序,务求本次活动的顺利、高效开展。各参赛教师精心设计、踊跃参加,为课堂教学展示更完善而进行多次打磨、研讨。

10位参赛教师以年级为单位选择课题,以同课异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展示,课堂教学精彩纷呈,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和教育智慧。
杨宏水老师带着七年级4班的学生,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进行探究,杨老师以抽水问题作为背景,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,并采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确定解集,在具体例题操作中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的步骤,整堂课思路清晰,重难点突出,设计合理。

李晓梅老师用抽奖游戏作为引入活动,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,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建立样本点与实数的对应关系,从特殊到一般获得离散型随机变量概念,并结合具体问题对概念进行辨析,进一步探究后得出分布列的概念及求解步骤。课堂引入设计创新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。

洪枭倩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,选用综合型教学策略,内容上精编典型例题与练习,学生通过独立思考、合作交流、互助学习、完成练习的过程中,实现灵活应用相关定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目的。洪枭倩老师教学中语言精练有力,对问题引导精准有效,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空间垂直关系,突破重难点的同时,也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了更清晰地构建。

宋克伟老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已学概率知识的基础上,提出随机试验结果表示的需求,进而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,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对其进行分类,归纳出离散型随机变量概念,在例题中归纳求解分布列的步骤。教学中体现出宋克伟老师突出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数学学识,教学内容充实,整堂课思路清晰。

余禹燃老师在知识回顾环节,带领学生梳理空间垂直关系的知识结构体系,归纳出垂直问题证明的常见方法,并及时将其运用到具体问题解决中,在例题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,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一题多解的探究,教学内容由浅入深,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,适时引导帮助学生获得较高参与度和完成度。

石慧分老师和初三6班的学生就一次函数与几何问题开展了一堂中考专题复习,结合学生课前完成的作业情况,直抛问题,让做得好的学生引领,展示分析各自做题的思路,分解综合题,降低难度,寻找知识的生长点,从而解决问题并归纳方法。石慧分老师教学设计合理,目标明确,重难点有效突破,注重学生自主探究,同时强调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。

谢永庆老师从随机试验结果出发,引导学生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,并在具体实例中对概念进行辨析,结合例题归纳分布列的求解步骤,整堂课教学内容丰富,环节紧凑且重难点突出,培养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、提出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何双鸿老师类比线面垂直的研究主线,让学生对面面垂直的学习建立清晰的逻辑主线,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,获取新知,得出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,在学生交流展示的过程中,加深对判定定理的理解。教学设计合理,教学过程中,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,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探索中不断发展、进步。

刘秭鑫老师采用启发引导,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,采用“设问—探索—归纳—定论”层层递进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,帮助学生深化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及应用,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,梳理知识并形成体系,重难点突出,设计合理。

柏兵老师结合高三学生学习情况,引导学生对一类数列求和的办法进行探究,复习回顾数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,针对例题从分组求和、并项求和等多种方法进行思考,类比例题处理方式,对不同题目进行分析,强调数列求和中分析通项的特点,对数列进行适当的重组,落脚到新高考要求中,教学注重引发学生思考,逻辑清晰,教学内容充实。

竞赛结束后,评委们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了总结,肯定了10位数学参赛教师的精心准备,展现出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质,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。本次教学竞赛给一中数学老师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、相互交流、相互促进的平台,借此机会激励老师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,提升教学技能,发扬工匠精神,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,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撰稿:数学教研组 李晓梅;审核:党委办;
编辑:金凌;制作:苏云东
